• 作者:mYdaMin
  • 分类: 外汇

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·哈西特(Kevin Hassett)周二表示,美国政府创纪录的长期停摆将对经济数据收集造成“不可逆的损失”,部分原定于10月采集的统计数据可能永远无法恢复。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真实面貌将长期处于“数据盲区”之中。

哈西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停摆期间包括劳工统计局(BLS)与人口普查局在内的关键机构无法正常运行,导致若干重要调查项目被迫中断。“我获悉部分统计调查根本未能完成,因此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晓那个月的实际经济表现。在统计机构恢复运转前,我们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临迷雾般的经济图景,”他说。

此次停摆时间长达42天,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,对经济统计体系的冲击尤为突出。由于劳工统计局依赖人工采集数据,停摆直接导致若干关键报告受阻,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和家庭就业调查。分析人士指出,这将严重影响市场对通胀与就业的判断,也令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的评估更具不确定性。

目前经济学家最为担忧的是,10月的CPI报告可能被迫取消,这一风险正在上升。同时,失业率调查的延误将使市场对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掌握出现滞后。

在停摆结束后,各统计机构需面对“数据洪流”式的恢复期:既要补发积压报告,又要同步开展11月的例行数据采集。由于机构本身早已人手紧张,如何确定优先次序成为关键问题。经济学家担心,仓促补报的数据可能带来质量下降的隐患。

预测机构目前认为,9月的就业报告将是最早恢复的统计项目,因为相关数据收集工作已在10月1日停摆前完成。根据劳工部计划,该报告有望在本周内发布。

尽管短期影响明显,哈西特仍对中期经济前景保持乐观。他预计,美国经济将在2026年初重新回到3%至4%的年增长区间。“部分数据永久丢失,部分尚可挽回。我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,经济增速将恢复至正常轨道,”他补充道。

目前,国会已迈出结束停摆的关键一步。参议院于周一晚间通过了重启政府的拨款法案,众议院预计将在周三晚间进行表决,一旦通过将递交总统特朗普签署,使政府全面恢复运转。

不过,分析人士警告,即使联邦机构恢复正常,数据缺口的影响仍将持续数月,美国经济的“统计盲区”可能成为未来政策讨论的长期隐忧。